秋分的由来和习俗

百科/常识更新时间:2023-09-18 18:37:04

①秋分的优美诗词

秋分的由来和习俗

1、《中秋对月》(唐)李频

秋分一夜停,阴魄最晶荧。好是生沧海,徐看历杳冥。层空疑洗色,万怪想潜形。

他夕无相类,晨鸡不可听。

2、《秋分》左河水

暑退秋澄气转凉,日光夜色两均长。银棉金稻千重秀,丹桂小菊万径香。

3、《点绛唇》(北宋)谢逸

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凉蟾光满,桂子飘香远。素练宽衣,仙仗明飞观。

霓裳乱,银桥人散。吹彻昭华管。

4、《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》(宋)强至

金气才分向此朝,天清林叶拟辞条。三秋半去吟蛩逼,百感中来酝蚁消。

候早初逢旬甫浃,月圆前距望非遥。如今昼夜均长短,占录无劳史姓谯。

5、《秋分后顿凄冷有感》(宋)陆游

今年秋气早,木落不待黄,蟋蟀当在宇,遽已近我床。况我老当逝,且复小彷徉。

岂无一樽酒,亦有书在傍。饮酒读古书,慨然想黄唐。耄矣狂未除,谁能药膏肓。

6、《浪淘沙·秋分》相城寒雨客

华亭赏秋月,夜夜星空。昼夜均分夜渐浓。在夜莫寻日来早,自有时令。

插花褪春红,日日云清。浮沉飘零几落桐。冷风惠星绣月去,怎管向隅。

7、《秋分日忆用济》(清)紫静仪

遇节思吾子,吟诗对夕曛。燕将明日去,秋向此时分。逆旅空弹铗,生涯只卖文。

归帆宜早挂,莫待雪纷纷。

8、《二十四节气之秋分》贵谷子

一分秋意一分凉,野外繁露披衣裳。八九菊黄蟹儿肥,风和气爽丹桂香。

②关于秋分的谚语

1、秋分稻见黄,大风要提防。

2、一要质,二要量,田间选种不上当。

3、秋分生田,处署动刀镰。

4、秋忙秋忙,绣女也要出闺房。

5、骡怕前沉,牛怕后沉。

6、适时种麦年年收,种得晚了碰年头。

7、八月十五云遮月,正月十五雪打灯。

8、白白迷迷,秋分稻秀齐。

9、晚稻蒂子松,经不起一阵风。

10、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。

11、分前种高山,分后种平川。

12、梨行却了梨,柿子红了皮。

13、秋分麦粒圆溜溜,寒露麦粒一道沟。

③河南秋分的时候热吗 河南秋分时节天气热吗

导语:在秋分时节,有些食物是比较适宜吃的,如红薯、苹果、梨、橘子等都是有益于健康的食物。那么,河南秋分的时候热吗?河南秋分时节天气热吗?

河南秋分的时候热吗

河南秋分的时候不热,秋分时节,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,均先后进入了“候平均气温”划分的秋季,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℃以下。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,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,凉风习习,碧空万里,风和日丽,秋高气爽。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,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,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,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。农谚说: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。

秋分的时间是如何确定

1、二十四节气最早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的,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酉时为秋分。

2、现在根据太阳黄经度数来定节气,当太阳到达黄经180°时为秋分,时间为每年公历9月22日到24日期间。

秋分节气的养生秘诀

一、解体渴补气津

秋分时节,人体阳气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为向内收敛,出现阳气减弱、阴气增强的趋势,此时养生要尤其注重平补,即平衡身体的阴阳变化,平补气津。常补水,多喝粥。喝水是对抗秋燥最简单的方式,另外,多吃些清润、温润的养生粥,在补水的同时,还起到滋阴生津的效果。秋木耳,益气生津。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、板栗等都很适合秋分时节食用。而当季食材秋木耳,味甘性平,有益气生津的功效,是不容错过的美味。年老胃弱者,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,如百合莲子粥、银耳冰糖糯米粥、杏仁川贝糯米粥、黑芝麻粥等。本身脾胃虚弱、经常腹泻的人,也别贪食西瓜、冷饮、螃蟹等寒凉之物。

二、饮食温润多食酸味

秋属肺金,酸味收敛补肺,辛味发散泻肺,秋日宜收不宜散,尽量少食葱、姜等辛味之品,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。同时秋燥津液易伤,引起咽喉干燥、干咳、皮肤干裂等燥症。燥邪易伤肺,故饮食调理应以润肺清燥、养阴生津为原则,尽量少食葱、姜等辛味食物,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,比如酸角、西番莲、梨、甘蔗、荸荠、百合、银耳等。饮食要清淡,适当进食一些脂肪。根据个人体质可选用甘寒滋润之品,如百合、银耳、秋梨、柿子等,以滋阴润肺、养阴生津。

三、注意保暖

秋分之后气温明显下降,注意身体三个地方不能冻,不能冻头、不能冻肚脐、不能冻脚。头作为人体“诸阳之会”,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。受寒,体内阳气会散失大,受凉后会引起头痛等。另外,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,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。外出时最好戴帽子,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。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,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,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,怕冷、易腹泻的人,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,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,驱寒助阳。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,因此,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,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,所以人们常说“脚冷,则冷全身”。足部寒冷,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,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。

四、运动要适度,早睡早起

秋高气爽,气温较为适宜,是户外运动锻炼的好时期,可以适当增加亲近自然、平缓的户外有氧运动,如保健操、慢跑、快走、太极拳、爬山等。运动量不宜过大,应循序渐进,避免大汗淋漓。因为汗出过多会损耗人体之“阴”,所以,秋季锻炼要适度、和缓,并注意运动前热身。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,以防身体着凉。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,秋分过后,自然界的阳气趋向于收敛、闭藏,正所谓“秋收冬藏”。早睡既能补偿苦夏的少眠,也有利于收藏精气。秋季易犯“秋乏”,保持充足睡眠能预防疲倦、乏力。

五、保持心情舒畅,安神戒郁

秋季燥热褪去,万物收藏,情志上也应当戒除急躁,平心安神。同时,秋季景色萧条,“秋风秋雨愁煞人”,容易使人产生抑郁、悲伤的消极情绪,愁绪郁积会影响身心健康。所以,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精神,保持神志安宁,适应秋天平容之气,力争达到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境界,保持心情舒畅;也可以多与身边的人沟通,排解不良情绪,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④秋分的物候特征是什么

秋分的物候特征是:昼夜相等,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,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,气温降低,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。

秋分(autumnalequinox),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。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。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,直射地球赤道,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,各12小时;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。秋分之后,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,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八月中,解见春分”、“分者平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”分就是半,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。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
“扫黄打非”举报专区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3 闽ICP备14013208号-4 432k.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