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定县政府网

中  文  名:普定县政府网

官        网:http://www.aspd.gov.cn

地        址:城关镇文明路

车牌:贵G

区号:0851-8222373

政府网简介

  普定县位于贵州省西部,隶属贵州省安顺市;普定县位于素有“黔之腹,滇之喉”之称的黔中腹地,地处东经105°27'49"-105°58'51",北纬26°26'36"-26°31'42"之间。东与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、安顺市开发区宋旗镇相接,南与安顺市开发区么铺镇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相邻,西靠六枝特区龙场乡、毕节市织金县白泥乡,北与织金县熊家场乡相毗。普定县城距安顺28公里,距贵阳118公里。辖区东西长51.4公里,南北宽40公里,总面积1079.93平方公里。总人口475257人(2013年)。政府驻地城关镇。

  普定县著名景点有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穿洞古人类遗址;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讲义-号营村;贵州省第二大人工湖夜郎湖。

  普定“取普里底定之义也”。普里为部落名。普定之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,在建置上与今安顺市密切相联。古为牂牁夜郎国地,有彝族居住。

  唐贞观四年(630),置琰州,领始安等县,始安县治西堡(今普定马场),是今普定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建制县。唐中叶以后,今普定为罗甸国普里部所辖。

  五代,属始安县,部分为望江县领有。

  宋朝时属夔州路始安县、望江县地。

  元宪宗七年(1257),普里、普定归附,以其地置普定万户,不久改为普定府,隶云南曲靖宣慰司。此为“普定”二字首次作为行政区名称出现,也是普定县名来历。至元二十七年(1290),改为罗甸安抚司,隶四川行省,后改隶湖广行省。次年复改隶四川行省。二十九年(1292),复普定府,隶云南曲靖宣慰司。大德七年(1303),改为普定路,隶属不变。至正十一年(1351),以原普定府亲辖地置普定县、安顺州、达安州、和宏州、习安州。今普定分属安州、和宏州、安顺州、普定县所辖。

  明洪武十四年(1381),筑普定城。十五年(1382),置普定卫,旋升为普定军民指挥使司,隶四川都司。普定府隶云南布政司。十六年(1383),习安州并入安顺州,升普定府为普定军民府,改隶四川布政司。十八年(1385),废普定军民府,普定县并入安顺州,隶云南布政司。十九年(1386),置宁谷、西堡、十二营、康佐、募役五长官,皆隶安顺州(十二营、西堡皆位于今普定境内,十二营称谓沿用至今)。二十五年(1392),将云南布政司所属的安顺、镇宁、永宁、西堡、十二营改隶普定卫,属四川都司。正统三年(1438),安顺州直隶贵州布政司,宁谷、西堡属之;十二营属镇宁州,隶贵州布政司。普定卫改隶贵州都司。成化中,徙安顺州于普定卫,州、卫同城治理。万历三十年(1602),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,今普定属其辖地。崇祯三年(1630),属贵州都司。

  清康熙十年(1671),改普定卫置普定县,隶安顺军民府。二十六年(1687),改安顺军民府为安顺府,裁定南所入普定县。

  民国元年(1912),撤普定县,并入安顺府。二年(1913),恢复普定县,改安顺府为安顺县,普定县治所移定南(今普定城),属贵西道管辖。三年(1914),普定县移治定南,以原普定县部分属地为根本,划拨安顺、镇宁、郎岱、织金、平坝等县插花地组成新的普定县,县名沿用至今。九年(1920),废道直属省。二十四年(1935),改属(安顺)第二行政督察区。二十七年(1938),改隶(兴仁)第三行政督察区。

  1949年属安顺专区,今属安顺市,县建制沿革一直未变。

  2000年,普定县辖4个镇、3个乡、4个民族乡。

  2003年,普定县辖5个镇、6个乡(其中4个民族乡),317个村委会、8个居委会。

  行政区划

  2013年,辖5个镇、3个乡、3个民族乡:城关镇、马官镇、化处镇、马场镇、白岩镇、坪上乡、龙场乡、鸡场坡乡、补郎苗族乡、猴场苗族仡佬族乡、猫洞苗族仡佬族乡。

  普定县位于贵州省西部。地处东经105°27'49"-105°58'51",北纬16°26'36"-26°31'42"之间,位于素有“黔之腹,滇之喉”之称的黔中腹地。东与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、安顺市开发区宋旗镇相接,南与安顺市开发区么铺镇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相邻,西靠六枝特区龙场乡、毕节地区织金县白泥乡,北与织金县熊家场相毗。普定县城距安顺28公里,距贵阳118公里。辖区东西长51.4公里,南北宽40公里,总面积1079.93平方公里。

  地形

  普定县地势为南、北部高,中间低,由南部和北部向中部三岔河河谷倾斜,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。境内岩溶地貌广泛发育,演变形态类型齐全,地域分异明显,石漠化严重。

  气候

  普定县气候宜人,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,季风交替明显,全年气候温和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春干秋凉,无霜期长,雨量充沛,日照少,辐射能量低。年平均气温15.1℃,年平均日照时数1164.9小时,无霜期301天,年平均降水1378.2毫米,属全省三大降雨心地区之一。

  水系

  普定处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,北面为长江水系,全县98%以上地区属长江流域,南面为珠江水系打帮河的源头。由于岩溶发育,石灰岩地区河水渗漏严重,形成23条地下河。三岔河是流经本县最大河流,波玉河是境内第二大河。

  矿产资源

  普屯坝草原截至2013年,普定县矿藏已探明的有煤、铁、铅锌、大理石、石膏、硅石、白云石、石灰石、天青石、耐火粘土等十多种。煤炭是主要矿产之一,预计储量53.28亿吨,现已探明7.8亿吨。分布地区有补郎向斜北段、龙场井田、大树脚井田、可处井田、马场井田、骂若井田、鸡场坡井田、化处井田、水母井田,煤质好,发热量7000大卡以上。石灰石也是主要矿产之一,D级储量上亿吨,矿石中Cao平均含量52.09%,K2O、Na2O含量极微,全县范围内都有分布。

  动植物资源

  境内植被以亚热带种类为主,有各类植物六百多种。主要有杉,次为松、楸、椿、白杨等,杉、楸。油桐、漆树是主要经济林木。竹类多生长于河边寨旁。果木主要有桃、李、梨、杏、柿、杨梅、樱桃、核桃、板栗、柑桔等品种,地坝、长田一带的冰脆李,马场的圆桃,松林坡的“火炭”杨梅,新房、营盘的雪梨都享有盛名。野生刺藜广布县境。境内有虎、豹、野猪、豺、岩羊、獐子、穿山甲、蛇、野兔等野生动物,鱼类中鲤、鲢、鲫。

  人口民族

  截至2013年,普定县有户籍人口475257人,常住人口378900人,其中农业人口343007人,非农业人口35893人,人口出生率为9.24‰,汉族为全县总人口的80%左右。普定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,苗族、布依族、仡佬族、彝族、白族是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。

  经济状况

  综述

  2013年,普定县实现生产总值(GDP)592152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2012年增长16.8%,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7792万元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0194万元,二产中,工业实现增加值242778万元,,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7416万元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4166万元。人均GDP达到15690元,比上年增加3155元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16.3︰50.5︰33.2调整为14.8︰47.3︰37.9。

  农业

  2013年,普定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647万元,比2012年增长7.7%,实现增加值87792万元。其中:农业产值64655万元;林业产值1474万元;牧业产值68311万元;渔业产值4173万元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34万元。全年粮食总产量98461吨。其中,夏粮产量11225吨;秋粮产量87236吨。蔬菜产量183475吨。油菜籽产量11120吨。烤烟产量1782吨。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7449亩,比上年减少7190亩,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18692亩,比2012年增加8879亩,蔬菜种植面积93620亩,比2012年减少2418亩。

  工业

  2013年,普定县全部规模以上工业(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)工业总产值625922万元,实现增加值204137万元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08705万元,实现增加值228011万元。从隶属关系看,省属以上工业总产值207833万元,增加值73992万元;县属工业总产值418088万元,增加值130145万元。从登记注册类型看,公有制工业增加值90912万元;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113225万元。

  商业贸易

  2013年,普定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837万元,比2012年增长15.4%。按经营地统计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639万元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198万元。

  财政金融

  布依族铜鼓十二调2013年,普定县实现财政总收入83379万元,比2012年增长25.07%,其中: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269万元。基金预算收入54254万元。全年财政总支出254145万元,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2591万元,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、教育支出、卫生经费支出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为23135万元、36265万元、18434万元、29447万元。

  2013年,普定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6633万元,比年初增加84781万元,其中,储蓄存款256587万元,比年初增加56163万元。各项贷款余额465939万元。

  社会事业

  教育

  普定县第一中学截至2013年,普定县全县有小学179所(其中完小138所,教学点41个)有普通中学15所,其中:普通高中2所(民办高中1所),初中13所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24306人,比2012年增加2183人;小学在校生人数38409人,比2012年减少1579人;职业高中在校生1612人;在园(班)幼儿13761人。小学入学率为99.45%,辍学率0.1%;初中阶段净入学率85.66%,辍学率为2.0%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3.38%,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.66,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.73%;小学教职工2381人,专任教师2162人,初中教职工1174人,专任教师1085人;高中教职工314人,专任教师286人;职业高中教职工87人,专任教师86人;幼儿园教职工800人,专任教师375人。

  主要中学:普定县第一中学、普定县马场中学、普定县镇第二中学、普定县马官中学、普定县龙场中学、普定县白岩中学、普定县补郎中学、普定县猴场中学、普定县坪上中学、普定县化处中学、普定县猫洞中学、普定县鸡场中学

  卫生

  2013年,普定县有乡卫生院以上卫生机构25个,其中:医院10个,卫生院11个;有病床974张,从业人员1036人,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04人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3733人,参合率99.0,参合率比上年提高0.8个百分点。

  邮电通信

  2013年,普定县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达14595.9万元,同2012年相比增长37.5%。其中邮政业务收入895.2万元,同2012年相比增长25.3%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111户,移动电话用户250731户,互联网用户12459户。年末电话普及率达到70.7部/百人。

  劳动就业

  按劳动统计口径计算,2013年,普定县有从业人员14784人,比上年增加1510人,其中:在岗职工14183人,比2012年减少1270人,年末从业人员劳动报酬58109万元,比2012年增长17.3%。

  社会保障

  2013年,普定县养老、医疗、工伤、生育、失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,“五险”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837人、32630人、18551人、16994人、10650人。全年廉租住房补贴发放2172户,3642人,共计39万元。第六期廉租住房共160套,建筑面积7350平方米,总投资882万元。年末全县有敬老院10个,床位260张,入住人数108人。城镇低保对象1242户、2000人,共发放城镇低保金631.1万元;农村低保对象39434户、69406人,共发放农村低保金9318万元;五保户数1415户、1656人,发放五保供养金174.1万元;抚养孤儿112户、140人,发放生活费137.9万元;城乡医疗救助4920人,发放救助金1042.1万元,资助城乡低保、五保、孤儿参加城乡医疗保险70186人,资助金额213.8万元。

  固定资产

  2013年,普定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8228万元,比2012年增长68.8%。其中城镇投资316975万元,增长29.6%;农村非农投资256253万元,同2012年相比增长68.0%;农村私人投资175000万元。其中工业投资210425万元。

  交通

  普定交通便捷,境内公路东西纵横,南北延伸,距黄果树机场20公里、贵阳龙洞堡机场110公里,贵昆铁路、珠六复线、黄织铁路和省道安(顺)织(金)公路穿境而过,全县公路总里程1800公里,公路密度为165km/100平方公里。普(定)安(顺)高速公路已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。

  2013年,普定县全年公路、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79181.1万吨/公里;完成旅客周转量34073.9万人公里。

  民族文化

  布依族织锦

  布依族织锦,是布依族的一种传统工艺,锦面类似丝绣,但却是在古老的织机上,用染好的青色或蓝色丝线作经,以五颜六色的丝线为纬,经过精挑细插,数丝穿梭纺织而成。布依织锦图案精细协调,美观大方,创作新颖,立体感强。原用于服装装饰,现已开发用作壁挂、沙发巾、旅游包等,成为了布依族名贵的美术工艺品

  苗族跳花布依织锦主要分布在普定县境内的布依族村寨,尤以城关镇陇戛村最有特色。

  苗族跳花

  苗族跳花又叫跳花场,我县的苗族跳花日期大多在正月至二月菜花初绽,春播即将来时或者古历七月中旬举行,一年两次苗族跳花,形成了普定独特的苗族文化。苗族人的跳花,最初是祈求风调雨顺,庄家丰收,演变到了后来,也就成了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。

  普定境内的花坡,花场主要有猴场乡的仙马、下老鼠、猛正、猛舟村、坪上乡的沙戈村、和平村,补郎乡的等堆村猫洞乡的月亮村、又奋村莱格都村等,跳花不分流派,是所有苗族同胞的盛大节日。

  苗族芦笙舞芦笙是苗族一种古老的竹制笙管乐器,其舞曲节奏感很强,富有感染力。由笙斗、笙管、簧片和共鸣筒四部分组成。笙斗用松木或杉木制作,规格不同,短的20厘米,长的可达2至3米。芦笙管一般用细而长的竹子制作,通常为六管,音调为羽、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六个音,属于五声音阶,后来也发展到六声、七声音阶。

  芦笙音色圆润,曲调欢快活泼;苗族芦笙舞技艺高超,风格多样。芦笙舞和芦笙伴随着苗族人民,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苗族人制作的芦笙,手艺精湛,堪称一绝,六个音调,乐声千变万化。身着麻布衣服,生性粗旷质朴的苗家汉子,跳起芦笙舞来,边跳边吹,走、移、跨、转、立、踢、勾、翻的表演绝技。

  普定的苗族芦笙舞,主要分布于普定县坪上乡的革渣村、硝硐村、丰林村、猫洞乡的又奋、来格都等苗族村寨。

  旅游

  普定文昌阁处于贵州西线旅游重要风景区交汇点的普定县,境内山川秀美,旅游资源丰富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;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讲义民俗风情村、号营山庄;省级风景名胜区、贵州第二大人工湖夜郎湖;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猴场平讼摩崖石刻、白岩脚洞遗址;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真山寺、文昌阁;另有普屯坝云中草原、重荫山杜鹃湖、莲花古洞、化处空山、西堡古屯、“大明定南所”石刻等景点。

  莲花古洞

  位于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马岭半坡,距公路1公里左右,民国时期即成为名胜。洞口雕刻有国民党贵州省主席杨森题字的“莲花名洞”四个大字,洞中有天窗三个,一窗一洞,风景各自不同,千奇百怪,引人入胜;洞内还有众多名人手迹石刻,著名书法家任可澄先生就曾题字“水流花放,岳耸莲披”。主要以游览洞穴奇观为主。

  普屯坝

  莲花古洞普屯坝高山草原风情旅游区,位于普定县城东北部猴场乡,距城区42km为贵州山区地形中罕见的高山草原,普定海拨最高点(1850米),方圆6.8km2,颇具“天苍苍、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之势,一年四季景色各不同。主要游览项目有:徒步攀登,野外露营,户外游览,观赏。

  仙马苗族风情

  主要游览景观有:明代“抚按明文”摩崖石刻,后冲小石林,高原特色民居,杨家寨河谷风光、仙马苗族村寨等。

  天然植物公园

  为安顺地区仅存的原始森林,方圆5公里。因深秋时节遍山红叶,远观似火,颇为壮观,故而得名,区内有冰前期活化石银杏,大量国家级保护树种及贵州罕有的多种树种等,其主要游览景点有:丰林村、龟山、火焰山、枫溪、云山等处;主要观赏其自然山林景观、幽静涧谷景观、苗族风情展示,植物科普考察等。

  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

  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,1988年定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建有文物陈设室、管理办公室、停车场等。展示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。出土大量骨器、石器及两个完整古人类头骨化石,与北京“山顶洞人”、云南“元谋人”齐名,被誉为“亚洲文明之灯”。

  著名人物

  任可澄(1878-1946),原名文爃,字志清,号匏齑,汉族,贵州普定人。1917年7月护法之役,任广州军政府内政部长。1919年回黔主持续修《贵州通志》。1920年11月至1921年3月任贵州省长,1922年袁祖铭定黔前离任。1925年至1926年两度出任北京政府教育总长。1934年,应王家烈之邀回黔主持续修《贵州通志》。1936年任云贵监察区监察使。1942年再度返回贵州续修通志。

  袁晓岑,(1915-2008)男,雕塑家,中国画画家,贵州普定人。1938年入云南大学学习。曾参与组织谷风画社。1941年后以卖画、教书为生。1949年后,历会云南文联创作研究部副主会,云南艺术学院系主任、副院长,云南省画院名誉院长,中国美协第二、三届理事和云南分会主席。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有《袁晓岑画辑》、《袁晓岑雕塑选集》。

  刘纲纪,1933年1月生,贵州普定人,武汉大学资深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哲学家、美学家、美术史论家,亦工书画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,后到武汉大学工作至今。主要成就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,原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,原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,原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,现中华美学学会,湖北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,代表作品《艺术哲学》《美学与哲学》《周易美学》等。

  袁愈荌,女,汉族,1908年生于贵州普定县。1930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国学系,后因日寇侵沪,转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就读,拜中大教授王瀣(字伯沆)为入门弟子。1935年毕业后,先后任贵州大学讲师、花溪清华中学及贵阳六中语文教师,历时38年。1972年退休后,专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。写有《毛诗文例》、《诗经全译》、《诗经艺探》及《半亩园诗集》等著作。

  袁熙坤,男,贵州安顺人,祖籍普定,1944年6月出生于云南昆明,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,著名画家、雕塑家,第八届、九届、十届全国政协委员、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、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鉴定中心主任、中国雕塑学会顾问、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总顾问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。2005年当选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组委会主任。2010年,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艺术大师称号。创作的雕塑作品《北极熊的眼泪》被放置在联合国环境署内罗毕总部。2012年,创作的雕塑《女娲补天》放置在维也纳联合国中心。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
“扫黄打非”举报专区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4 闽ICP备14013208号-4 432k.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